如来藏佛学 • 宁玛见修 • 见部之一
《九乘次第论集》第三章 汉论1
第四讲 密乘
【6. 宁玛丛书 • 1. <见部1>九乘次第论集 • 4.汉论1 • 4.密乘• 6010404】
第三章 上篇_汉地论著1_九乘差别略义
郭元兴 著
第四讲 密乘
◇ 密乘
密乘之胜于显敦,在唐代不空三藏之译述中,已屡言之。如《五秘密轨》云:
“显教修行者,久久经三无数大劫,然后证成无上菩提,于其中间十进九退,或至七地,以所集福德智慧,回向声闻缘觉道果,仍不能证无上菩提。”
又,《三十七尊出生义》云:
“然知诸正觉尊本来常住,大菩提众无不会同,外道隔于我执,二乘滞于空证,近情失于取舍,浅智惑于有无,是皆自破舟梁不可得而诣也。”
文中所云“失于取舍,惑于有无”,正标显教之失也。日本弘法大师曾据《大日经》意,立十住心之说以辨显密,文繁不引。
西藏方面备承印度后期密乘发展后辨析入微之说,于显密差别,区分至详。一般以四道理区别之,如下所述。
初者,显密二乘虽俱以光明心性为体,然显乘于体(根)道果昧于抉择,真言乘不尔,故特殊胜。若就深广二门更衡量之,显教依因门之宗,虽据比量所成胜义谛为体,勤修止观,时经多劫,始得一分之果,至其抉择蕴界处等世俗谛法,唯事取舍而已。
真言乘则不待立因,直扼身语脉风明点等要,以无作智无分别法身藏为体,以自性心安住其中,即于一生等悟入法界真胜义谛而证菩提。又判法界光明曼荼罗即为“体续”,依彼而起世俗谛相一切蕴界处等无可取舍故以本尊宫殿刹土庄严而为“道续”示修持方便,于诸分位能得八大悉地(成就)究竟能证无上菩提,是为“果续”,如是体道果义皆悉具足,故密乘为胜也。
第二、就方便之多寡而言,密亦为胜。就所断而言,显于三毒勤苦克制,竟无能除;密乘则以微妙欲贪等大乐为道,不断三毒自然清净。又就所修而言,如资生所需以施为基,皆由先业所致,依缘而成,故当勤于治生;真言乘中,可依水灌顶及得伏藏等修法,增长富饶,不需无业及现生勤苦,又有延寿增益等众多方便,皆为显乘所无,故密较优也。
第三、就难易言,密亦为胜。盖显乘之法不离取舍,于难舍事疲恧无功;真言乘则无论何法皆可助道,所取舍事自性清净故,故能依欲乐等行而得成就。
第四、就根之利钝言,密亦为胜。盖以密乘为利根道,以其少所勤苦多诸义利,殊胜口诀性究竟故。
以上四道理之根据,见于《三理趣灯》。有颂云:“义一而不昧,方便多无难,利根为主故,真言乘最胜。”除此更有十五差别之说,见于《罗梨不思议续》,如云:声闻等下乘,无有胜口诀,“见”“行”与“持心”,“因”“道”“果”与“地”,“时”“受用”“瑜伽”,“自他利”“密意”,“无疲困”“少劳”,“集资粮”殊胜,由此十五别,持明乘最胜。
兹依此颂所说次第分别说明之。
第一、见之差别:显乘之见不外空性泯绝戏论。
第二、行之差别:显乘于行不外取舍二法,密乘不尔,故亦为胜。
第三、摄心三摩地之差别:显乘修习止观久久持心,需大勤苦,真言乘则以有相之生起次第息绝戏论,以无相圆满次第扼脉风之要而起正智,故是殊胜。
第四、因之差别:显乘计以先泯能生所生世俗而悟胜义,真言乘直指净因或离因之本位智而事观修当下悟入真胜义谛,故是殊胜。
第五、道之差别:显乘于二资粮别分渐修,所立五道多劫难穷,真言乘则直入无别智论,不了二谛无别,本来即是本尊真言之自性,真言乘则能了知,如《幻化道炬》云:
“胜义世俗无差别,即大平等曼荼罗。”
又立五蕴为本尊,如《智慧成就续》云:
“色毗卢为性,受为宝生尊,想即无量光,行不空成就,识为阿閦鞞。”
(按唯识家以识摄蕴,密乘后期发展以代表不动佛之金刚持——旧译持金刚——统摄五部而为第六部,亦本此意)又以五大清净为五佛母,如前续云:
“五大五佛母,一切蕴处界,皆清净名佛。”
故《幻化密藏》云:
“如来悉知一切诸法本来成佛”也。
第六、果之差别:显乘许长时后得果,密乘则许当下任运自然得果,故是殊胜。
第七、地之差别、显乘断舍对治有次第别,故许十一地,真言乘则依无别自性而分法界真如任运地、清净平等大智地(二次第最胜光明地),及任运胜法清净地(大清净果地)三种。又于因乘(显)诸地上立第十二无染莲华地,第十三执金刚地等,故是殊胜,如《秘密藏》云:“地差别十三。”
第八、时之差别:显乘纵经三阿僧祇劫亦难成就,真言乘若精进修正三味耶清净即生即可成就,如《密意授记》云:“于极无数劫,诸佛所证知,若真言行者,一生证等觉。”
第九、受用之差别:显乘须断欲尘而事修行,真言乘则以为助道方便,如《金刚庄严》云:
“所断诸胜妙,受用五欲尘,真言有方便,助道当享行。”
第十、瑜伽之差别:显乘以无得等引如虚空而观空,以后得幻化瑜伽为道,真言乘则以无别不思议瑜伽为道,故是殊胜。
第十一、成办自他二利之差别:显乘于诸位次仅有少益,不能广办,真言乘则能以降雨消除饥馑,以瑜伽观行普澍饮食珍宝等雨,及息除疾疫灾变等事,令其国境吉祥安乐,而成利他,后以不可思议二次第法令内证德及三摩地念念增长,而成自利,故是殊胜。
第十二、密意之差别:显乘除因乘外余无所知,真言乘则能定解大密果乘,如《金刚顶》云:
“一切真言相,即诸佛意密,能成正法藏,具法界真实。”
第十三、难易差别如前已释。
第十四、由无难苦之行,故能断除疲顿之苦,以少勤劬成大果利,是故胜于显乘,故前云:
“多方便无难也。
第十五、积集资粮之差别:显乘不外共同资粮布施持戒等六波罗蜜多,故长劫稽留,真言乘了知一切皆为诸佛刹土,随所受用皆成资粮,故极广大。又知一切资具皆是甘露,故极贤妙。又达一切自性清净平等,故极殊胜。又诸烦恼虽不断除自然清净,二种资粮速得圆满,故于一生即得解脱。
上为显密差别十五种,又《智慧成就续》云:
“秘密真言乘,身语意诸道,大密胜因乘,当知极殊胜。”
此谓略说真言乘以意密为道,语密为道,身密为道,所当知也。显密差别,无量无边,略举大者如上,兹当进述密乘中六乘之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