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佛学 • 宁玛见修 • 见部之一
《九乘次第论集》第三章 汉论1
第二讲 小乘
【6. 宁玛丛书 • 1. <见部1>九乘次第论集 • 4.汉论1 • 2.小乘• 6010402】
第三章 上篇_汉地论著1_九乘差别略义
郭元兴 著
第二讲 小乘
出世间乘
出世间法名真实内道乘,人天乘但为人天善趣生因不能不受轮回超出三界,故属虚妄。外道之乘,执见错谬,不能证得究竟解脱,空无果利。此异于彼,故名真实内道之乘。大分为二,初“共因乘”,次“不共果乘”。初共因乘分三,下下声闻乘,下中独觉乘,下上菩萨乘。此三乘皆为化身大师释迦牟尼说。
┌声闻乘 ┐
│ ├─小乘
┌共因乘(显乘)──│独觉乘 ┘
│ └菩萨乘 ──大乘
出世间乘 ─│
│ ┌事密 ─┐
└不共果乘(密乘)─│行密 ├下三部
│瑜伽密 ─┘
└无上瑜伽密
◇ 小乘
声闻乘者,乘四谛之行法,出三界无常苦,而到阿罗汉果也。
独觉乘者,乘十二因缘之行法,出从他闻法苦,而到辟支佛果也。
此二乘共名“小乘”,约诸经论,总有八同十四异。
八同者:
一、名同,同名小乘。
二、断障同,同断烦恼障。
三、见理同,同悟生空理。
四、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
五、得果同,同得一切智(依大品),同得尽智无生智之果(依小乘)。
六、证灭同,同证有余无余之涅槃。
七、出义同,同出三界。
八、所知同,同知过未八万劫事。
十四异者:
一、时异,声闻出佛世,独觉不然。
二、根异,声闻根性钝,独觉根性利也。
三、所依异,声闻依佛而出离,独觉自觉而出离也。
四、藉缘异,声闻藉声教,独觉藉法理也。
五、所观异,声闻观四谛,独觉观十二因缘也。
六、向果异,声闻分四向四果,独觉唯一向一果也。
七、通用异,声闻神通境界狭,独觉神通境界广也。
八、修因异,声闻练根三生乃至六十劫,独觉练根四生乃至百劫也。
九、有悲无悲异,声闻如鹿,但见自身,故无悲;独觉如羊,顾念其子,故有少悲。
十、福德厚薄异,声闻之身或有相好,或无相好;独觉之身必有相好。
十一、说法现通异,声闻为人说法,独觉为人现通。
十二、渐顿异,声闻渐得四果,独觉顿证一果。
十三、利益深浅异,声闻之化度能使人得七贤七圣,(四果)独觉之化度,不能使人得暖法以上之益。所以然者,声闻与佛同世,众生福德利根,独觉出于无佛世,众生薄福钝根,且不堪多说也。
十四、出处异,声闻出于人世,而独觉隐处出林。
二乘同异略如上述,要之皆能解脱生死出离三界,非人天外道之乘所能比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