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佛学 • 宁玛见修 • 见部之一
《九乘次第论集》第二章 藏论2
第二十五讲 口诀部(4)
【6. 宁玛丛书 • 1. <见部1>九乘次第论集 • 3.藏论2 • 25.口诀部5 • 60103025】
第二章 上篇_藏地论著2_九乘差别广说
义成宁波车 造 许锡恩 译
第二十四讲 无上瑜伽之三部丙:口诀部(5)
◇◇ 口诀部之观修
无畏洲尊者于《大圆满龙青心髓本觉道次第导引·无上智》中云:
口诀部中,能证悟自无始以来,已解脱自在之自心体性者为根本觉(或本明Rig-pa)。
能住于此证觉相续中,行者遂能以大力而证菩提。
尊者续云:
初机修道上之行人于见山时,第一刹那际实必起“此是山”之思维。但于第二刹那,因能抉择此山自性之心识力用圆满,由是“山”之概念遂隐没无迹。当下山之显现虽从未(于心识中)消失,然行者乃得不缘山之显现,而能住于法性中之体验。
能清净一切诸相为俱生解脱,将显现与心识双运无二,即为无倒大圆满。
◇◇ 口诀部观修之区分
口诀部之观修大要分立断(且却)与顿超(妥噶)二种。《珍珠宝鬘续》云:
且却与妥噶即是修习
莲花业缘力尊者于《大圆满无上智总义》中云:
且却之道,在于修赤棵觉性,不须依赖观(妥噶)光明之生起,能无整治而解脱,实为上根利器、但怠于修法者之殊胜道。妥噶则是藉有为而得解脱之道。依于观修光明之生起,精进之行人于即身中清净其粗色身而得解脱。
然而,且却实乃大圆满修法之精要,而妥噶则是口诀部心髓派所特有。众自解脱尊者(sNa-Tshogs Rang-Grol 1608-?)于《中有念镜论》中,谓大圆满全部观修已包含于且却与妥噶之教授中:
一般而言,大圆满之观修有众多分部,例如心部(外)、界部(内)、口诀部(密)及心髓部,并有阿底(Ati无上)、持体(sPyi-Ti 总门)及仰兑(Yang-ti 最深法门)。概而言之,彼等已包含于且却(修明“根本觉”空不二)及妥噶(修现空不二)之中。
且却与妥噶之基础皆为根本觉性赤裸现证。
无畏洲尊者于《功德藏广释·果乘遍智车》中云:
若行者不能证悟赤棵觉性(即本净及法尔根本成就),而只得妥噶空相之觉受,则亦无任何利益,惟转生于色界而已。
大圆满修行中,亦包括密续所载脉、气、明点之教授。
众自解脱尊者于《和合随笔》中云:
大圆满教授之重点,在
(一)将一切脉融为本始智之脉,即离戏论之法界;
(二)一切气融为本始智之气,即根本觉之自光明;
(三)一切明点融为大乐本始智之明点,即法尔周遍之体性。
无畏教日尊者于《大圆满》一书中,论述无上瑜伽之光明教授,其特点如下:
乐、明、无念之光明教授,已详载于所有无上瑜伽密续中。然强调直证智慧(此即根本觉相,亦即根本觉之悲力),复由此而修入光明道,则是金刚顶(即大圆满)不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