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佛学 • 宁玛见修 • 见部之一
《九乘次第论集》第二章 藏论2
第二十七讲 口诀部(5-2)
【6. 宁玛丛书 • 1. <见部1>九乘次第论集 • 3.藏论2 • 267.口诀部5-2 • 60103027】
第二章 上篇_藏地论著2_九乘差别广说
义成宁波车 造 许锡恩 译
第二十六讲 无上瑜伽之三部丙:口诀部(5-2)
◇◇◇ 乙、顿超(妥噶)
无畏洲尊者于《功德藏广释·果乘遍智车》中云:
依于显现(或所见),将粗色清净为光明之法尔成就,及将诸法融于一切显现之法性中(是名妥噶)。
法吉祥译师亦于《密主事业善说教授》中云:
依六门要仪之教授,遂有四所显之渐次生起,(四所显为):现见法性显现、觉受增长显现、明体进诣显现及穷尽法性显现。
《声应成续》云:
现见法性之显现 已离分别无悟者
觉受增长之显现 虚妄显现相消融
于中有际智成就 明体进诣之显现
能离三身道境相 穷尽法性之显现
能断轮回相续环
无畏洲尊者于《大圆满龙青心髓本觉道次第导引·无上智》中解释,得四所显成就虽与其他佛乘为共道,然由本乘(大圆满)所得成就之不共处,在于(较其他佛乘)更为殊胜与迅速:
就所清净之事与清净所得之果而言,此四次第部份虽等同于波罗蜜多乘(显乘)之“五道”,然于道上之快慢,实有天渊之别,此如日月所行与车驾快慢之别。
下为《无上智》中关于“六门要”之撮义:
“六门要”之修习,乃(身口意)三门仪及观光明三要诀。
三门仪为:
一、身三种坐式:法身狮子坐、报身象坐及化身仙人坐;
二、语要仪者乃寂默;
三、心要仪者,乃心缘于外界虚空。
观光明三要诀为:
一、门要诀者,乃依三身而眼有三种观法;
二、境要诀者,即无云晴空(或日或灯);
三、气要诀者,以口任运呼吸,及观根本觉于虚空,亦即以外法性生起内法性,由是内外相融。
不动寿灌大圣尊者于《天鼓譬喻论》阐释妥噶殊胜之处如下:
且却令虚妄显现及由分别所生之对境,于真实自性中无余解脱。
而于(妥噶)中,三界一切显现皆解脱为五色明点之光明中,亦即根本觉自性。是故较其他下等之教授为殊胜。
得妥噶成就之瑜伽行者,于命终时,能依愿力将己之肉体化为虹光身,只令具净眼之有情所见;并尽轮回未空,誓利益一切有情。莲花生大士及无垢友尊者皆以此等身降临西藏。
无畏洲尊者于《无上智》中述二种成就如下:
二种成就,分别为控制转生之力及入胎之力。
一、转生力之成就:行者化为大迁转身('Pho-Ba Ch'en-Po)而利乐一切有情。行者于肉身四大消融后现虹光身。转生力及入胎力此二种成就属妥噶所特有,盖且却别无其他,只于肉身消融,及心性融于法界后,行者于本净中解脱。
二、入胎力之成就:如不能以某种色身利益有情。行者即融其(大迁转)身而入于内法界,由此际直至轮回已空为止,彼(行者)以无二无别之(四)佛身及(五)智,为众生作菩提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