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佛学 • 宁玛见修 • 见部之一
《九乘次第论集》第二章 藏论2
第五讲 生圆次第
【6. 宁玛丛书 • 1. <见部1>九乘次第论集 • 3.藏论2 • 5.生圆次第 • 6010305】
第二章 上篇_藏地论著2_九乘差别广说
义成宁波车 造 许锡恩 译
第五讲 引论之戊:密乘之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
◇ 密乘之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
密乘各个次第,因有各自之见地与修持方便,故有所不同。然每一次第皆重视(生起、圆满)二次第之修习。龙青巴尊者于《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解》中云:
生起次第:由观想外境成(诸本尊之)皈依境,行者遂能清净执土石为自性实有而显现之遍计执性。由观想诸有情成男女本尊,行者乃能清净我执而离爱憎。由观想己身之蕴、界、处成本尊(蕴、界、处自无始以来即已如是),行者遂有无数利益,此中包括将罪障清净为色身(rupakaya)、圆满积集福德资粮,及得三摩地(定)。
圆满次第:能对生起次第观修之少许执着,及观修时对“观诸法如幻”之少许执着,悉皆清净无余。由能离一切戏论,甚至连“如是” 之概念亦离,遂能清净法身(Dharmakaya)之障蔽、圆满不可思议之止观,及智慧(资粮)之积集。由于将心专一观于任何所缘,行者乃住于乐、明、无念之境界,以此而证悟内智实相,即大手印,即圆满次第之体性。
为见如是之真实自性,于体证本始根基之自性、金刚身之自性及心性之胜义自性后,行者复观修此(真实之性)。(圆满次第修习)分依自身及依他身等二种。依于自身(之修习)为有作意之六种瑜伽:拙火、幻身、睡梦、光明、中有及迁识。此乃不依他力而成正等觉之圆满次第修习。依他身(之修习)即精通脉、气、明点瑜伽之行者,以修“乐”为道。
不动寿灌大圣尊者('Gyur-Med Tshe-dBang mCh'og-Grub)于《天鼓譬喻论》中,总括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之意义如下:
观想一切显现无二无别,悉皆为本尊之佛身,而(其形与色)则与三界诸法相类,复具大悲心,及观大乐融入,由是令佛三身(于自身)成熟,此乃生起次第之体性……。将风、心、意融于中脉,以直接生起乐空本智,此则为圆满次第之体性……。
修习脉、气、明点之次第,及修习以明妃(为方便)令气入住及融于中脉之次第,二者皆非究竟之圆满次第,然因其能令行者达致成就,是故(亦)称为圆满次第。
(生、圆)二次第之修习,皆通行于三外密与三内密,然相比于层次较高次第而言,层次较低次第则缺圆满次第,生、圆双运则更无论矣。龙青巴尊者于《大车解》中就此事说云:
(外密中之瑜伽密)行者不断观想方便与智慧。是故行者于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亦各别(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