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佛学 • 宁玛见修 • 见部之一
《九乘次第论集》第二章 藏论2
第二十三讲 口诀部(2-3)
【6. 宁玛丛书 • 1. <见部1>九乘次第论集 • 3.藏论2 • 23.口诀部2-3 • 60103023】
第二章 上篇_藏地论著2_九乘差别广说
义成宁波车 造 许锡恩 译
第二十二讲 无上瑜伽之三部丙:口诀部(2-3)
口诀部之见地之三:十二缘起
三、十二缘起
有情皆因十二缘起而流转于轮回中。龙青巴尊者于《妙乘藏》中云:
依十二缘起顺次流转,(有情遂迷失于轮回中):
一、无明——乃三无明之生起,即不能了悟悲心力用之本质。
二、行——即形成轮回之四缘。
三、识——由“行”而生起粗识,此粗识对外境种种相皆受用。
四、名色——由“识”因种种业力而生起“名”(即五蕴之受、想、行、识)及色。
五、六入——由名色生起(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触——六根缘外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七、受——由触生起乐、苦及无苦乐之觉受。
八、爱——由受而生起贪“乐”厌“苦”之心。
九、取——由爱生起对外境之容受(即追求)。
十、有——因取而造作诸业及烦恼污染,由是转生之因缘已成。
十一、生——由“有”故令(有情)生于诸趣中。
十二、老死——由生而有少年、老年及死亡。
自无始以来,有情即依十二缘起而流转于轮回。(例如)就有情之生命而言,若于第一瞬间不能了悟自体性,当净光明消散而中有开始出现时,此即无明。(于在生时)直至外呼吸断绝(即死亡)止,乃十二缘起顺次之推动。于外呼吸断绝直至死亡时,所出现之种种粗分及微细之消散,乃十二缘起之逆行,而种种幻象之显现皆随之而空,轮回亦开始消退。此际首先生起本净之境象,即法尔而生之胜义法性(即涅槃)。
复次,遂生起“法性中有”之显现,此乃涅槃(灭)之缘起所显。当下,若不能证悟此胜义自性,则堕轮回;若能证悟,则解脱而得涅槃。
此二者乃分别名之为“迷于轮回”及“解脱得涅槃”。于“基(根)”及“基(根)之明相”此二者中,无无明,然以缘起故(有如晴空之云),及由于(生起成轮回之)种种不净分别,有情始漂泊于六趣中也。